都说高龄生育有风险,其实只要掌握这个关键点,45岁生育也不难!
发布于:2025/4/25
在无数科普的教育下,我相信没有哪个姐妹还一点不知道高龄生育的风险,比如胎儿容易染色体出问题、孕期容易出现并发症、胎儿风险等等。
所有的科普都说,这是因为年龄导致的,年龄是独立的风险因素,我以前也没有深究过这件事,直到我看了下面这些研究,也许是时候改变观念了。
如果你具备一些特质,可能高龄生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甚至和年轻生育一样轻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跟着橄榄树生命一起来看看吧!
有研究汇总了三级医院十年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的病历和病理报告,比较了三个不同年龄组孕妇在子痫前期中的母体特征、妊娠结局和胎盘病理情况。
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三组,第一组<27岁,第二组27-35岁,第三组>35岁。
结果显示,高龄产妇组BMI更高,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和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高龄产妇新生儿体重更低,复合不良新生儿结局(指新生儿出现至少一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早产、糖尿病和慢性高血压是不良新生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是无论年龄大小,三组患者的胎盘病历病变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的发现是,高龄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妊娠并发症和胎儿问题的原因,而是高龄产妇常伴随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增加了上述风险。
简单来说,高龄妈妈怀孕风险高,主要因为她们本身更容易有慢性病,而不是因为年龄导致的胎盘出现了问题。
如果你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是你的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任何慢性病,那么生孩子就不算问题,是疾病导致了问题,而不是年龄本身。
02、高龄妊娠并发症还跟胎儿性别有关
除了孕妇的慢性病会导致妊娠并发症,高龄女性胎儿的性别同样是妊娠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项研究用2004-2008年以色列一家医院三万七千多例足月单胎分娩的数据发现,胎儿性别和孕妈年龄会共同影响怀孕风险。
研究发现,超过40岁的产妇生男孩更容易需要剖宫产等手术分娩,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住院时间更长,尤其生男孩时高血压疾病风险更高。
即便小于40岁的年轻妈妈,生男孩时也更容易出现肩难产,新生儿呼吸问题。
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妈妈生男孩都更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风险。
随着妈妈年龄增长,生男孩带来的各种风险会叠加(其实是妈妈本身慢性病叠加所致)。
比如超过40岁妈妈生男孩,糖尿病、住院时间长、高血压风险同时增加。
所以,胎儿性别也是影响高龄产妇出现妊娠并发症,甚至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原因之一,年龄也没看起来的那么重要。
03、新生儿健康与年轻女性可比
我们听到过很多人说高龄怀孕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甚至高龄唐氏儿比例大幅增加,但事实恰恰相反。
大家可以翻翻我之前的科普,在所有唐氏儿的数据中,年轻妈妈的占比反而要远远高于高龄妈妈。
这其中当然有高龄妈妈更重视产检的原因,但也可能和高龄并没有增加新生儿风险有关。
我们来看一项来自德国比较研究,研究者把8523名产妇的数据分为两组,一组年龄≥40岁,另一组年龄<40岁,对她们的产科病历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剖腹产率明显更高,早产更多,出生体重更低,胎盘植入发生率更高。
新生儿结局方面如血气分析和胎儿Apgar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所以研究者认为,在高龄产妇中,虽然可以发现更多产前并发症,但是新生儿的情况是和年轻产妇可比的。
即便观察到了高龄产妇的并发症,但并没有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研究者认为这可归因于良好的备孕及孕期管理。
也就是年龄不是绝对障碍,科学管理才是高龄妊娠的关键因素。
如果您觉得这个结果有点模棱两可,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个科研人员汇总高龄与新生儿风险的数据汇总文献。
研究者使用了PubMed和Scopus数据库,确定了将高龄产妇分娩新生儿发病率与非高龄产妇分娩新生儿发病率进行比较。
一共纳入了16项评估高龄产妇对新生儿发病影响的研究,其中九项研究发现高龄确实与新生儿发病率增加存在一些关联。
比如其中两项仅报告了无症状低血糖的增加,一项仅报告了与双胞胎的关联,没看错,双胞胎在医学上也被认为病态。
有六项研究发现高龄产妇与新生儿发病率之间没有关联,一项研究发现早产儿的发病率下降。
研究者给出结论认为现有的证据似乎支持高龄产妇与分娩新生儿发病率缺乏关联。
更有针对45岁及以上产妇的研究发现,除了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外,对于身体健康且胎儿染色体正常的45岁以上孕妇,基本都能正常顺利分娩,且胎儿健康状况良好。
在这项研究中,77例超高龄怀孕中74例顺利生下单胎,还有两对双胞胎,超1/4孕妇是第一次当妈妈,近半数是自然怀孕。
这些超高龄产妇并发症方面,约1/4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近一半选择剖宫产,是年轻女性的两倍。
高龄女性生育胚胎染色体问题是最大的挑战。
有研究发现,高龄卵子中,染色体异常率增加50%以上,这是因为控制染色体分离的基因表达异常,导致分裂时出现错误。
中科院的一项研究通过基因技术,首次揭示了高龄如何破坏卵子的关键细胞,为改善高龄生育提供了新方向。
他们主要发现,卵子周围的颗粒细胞在高龄的时候会老化,导致这些细胞里关键基因会出现表达异常,导致细胞间通讯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给卵子输送营养。
卵子自身基因也会因为高龄发生改变,这些基因本应该控制卵子成熟,但高龄的时候它们可能会罢工或乱指挥,导致染色体更容易出错。
高龄的时候卵子和颗粒细胞之间的对话可能会中断,导致通讯信号减少,颗粒细胞没办法接到输送营养通知,或通讯失效无法响应卵子需求。
所以这个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证明,高龄生育风险主要源于卵子与周围细胞的协作失调,而非单纯卵子数量减少。
这更提示我们,高龄女性染色体出现问题,生育力下降可能和本身身体机能有关系,而非年龄这个因素本身。
还有一项针对长寿家族女性后代的追踪,更是发现了相似的现象。
研究发现,最后一次分娩年龄超过31岁的女性,认知能力如记忆力和思维速度明显优于30岁之前生娃的女性。
提示较晚生娃的女性可能本身就具有更强的健康基因或生活习惯。
也就是说,如果女性家族本身有长寿基因,那么即便她选择高龄生育也是没有问题的,这和慢性疾病导致妊娠并发症增加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高龄能够生育也是未来老年阶段健康的重要标志。
05、高龄生育我们应该这样做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高龄生育困难本身貌似和年龄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多是年龄后面折射出来的身体健康水平。
所以,如果您现在已经是高龄,面临高龄生育的问题,橄榄树生命下面的建议就非常关键了。
首先,您需要了解您整体的健康状况,控制慢性病。
当然如果您没有慢性病,本身就已经跑赢九成的高龄备孕者。
另外如果您将来可能面临高龄怀孕,那么无论您现在多大年龄,都要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调整,从现在开始按照备孕的要求来生活。
胎儿染色体问题、妊娠并发症问题、新生儿影响问题,从根源上来说都和产妇的健康状况相关,而非单纯年龄。
其次,高龄患者请重视备孕和孕期管理
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可以提前预判风险,并做好积极应对,所以高龄姐妹一定要提前了解更多备孕及孕产知识,这会为您提前做出预判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高龄孕产妇应该选择更综合的医院进行规律产检,充分和医生进行沟通,从自身开始就要强化风险管理。
最后,减肥及线粒体保养
高龄生育肥胖可以算很多慢性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减肥,尤其是内脏型肥胖患者的减肥非常关键。
很多高龄姐妹之所以胎儿染色体出现问题,从基因上看是信号通讯出现问题,从线粒体角度来看就是能量不足,肥胖会让你的线粒体碎成渣。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线粒体补充剂进行补充,比如辅酶Q10、褪黑激素、生长激素等等。
总之,高龄生育并不都是年龄的错,这背后折射出来的个人健康状态才是难孕的根源,健康状态差即便年轻,生育也不会一帆风顺。
所以高龄姐妹没必要因为年龄而自卑,拥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也能更有助于抱娃,加油!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