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率高达82.4%!不孕风险增加20倍!这个「备孕隐患」你还在视而不见?!
发布于:2025/9/26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内异症/巧囊/腺肌症,堪称卵子质量的“隐形杀手”。即便你从未被确诊过,也不要马上划走,避免错过关键信息。
为什么我们要放在一起说呢?简单理解,它们都是子宫内膜没有长在该长的地方。例如,长到子宫的基底层就叫子宫腺肌症;长到盆腔就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长到了卵巢上就是巧囊。
而它们的“狡猾”之处在于,早期常无症状,但从常见的痛经,到盆腔炎、输卵管堵塞与粘连,再到内膜息肉、内膜炎症,甚至卵巢功能减退、卵子质量下降,都可能是它在“作祟”。
更需警惕的是:内异症与不孕症关系密切,40%——50%的内异症患者会合并不孕,内异症的不孕症的发病率是非内异人群的20倍!
尤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卵子质量,这篇文献就指出:例如巧囊的形成过程中,炎症反应可引起周围正常卵巢皮质纤维化,而卵巢组织纤维化和氧化应激反应可使卵泡衰竭,提前发育及早期闭锁,并导致原始卵泡质量下降。
如果说巧囊是卵子的“威胁者”,那腺肌症就是胚胎的“终极杀手”。《人类与生殖》曾发表过一项研究:通过超声或MRI检查,将171名首次试管、且移植了染色体正常优质胚胎的女性,分成腺肌症组和非腺肌症组。
结果腺肌病患者的流产率有44.1%,而且很多都是早期生化,说白了就是根本没着床——要知道移植的可是染色体过筛的好胚胎,基本排除了胚胎本身的问题。
再看腺肌症组,孕前用了GnRH激素治疗的,流产率降到35.7%;没用药直接移植的,流产率居然飙到82.4%!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激素可能有用,可惜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而我们遇到的患者中,近1/3都受这个问题困扰,她们之前也大多尝试过试管备孕,但依旧没能顺利解决生育问题。
今天我们从免疫、内膜、卵巢三个核心角度,拆解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干扰生育,这些信号尤其需要警惕。
1. 免疫失衡+慢性炎症
免疫失衡是内异症发生的重要诱因:
一方面,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无法及时清除盆腔内脱落的活性子宫内膜细胞,甚至对异位生长的内膜组织产生“免疫耐受”,任其在卵巢、盆腔等部位扎根;
另一方面,异位的内膜会引发局部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输卵管堵塞、盆腔粘连、盆腔炎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内异症女性腹水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巨噬细胞),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浓度升高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2. 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异位内膜带来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白细胞在宫腔内的运输和定植异常。而调控这一过程的趋化因子,可能对内膜产生不利影响,其潜在机制包括引发孕激素抵抗、改变子宫内膜基因表达;
同时,异位的内膜还会干扰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正常的内膜脱落与更新),最终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差——就像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胚胎自然难以扎根生长。
3. 影响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
异位的内膜对生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卵巢组织到卵子“底子”的全面波及:
巧囊的直接破坏:异位内膜定植卵巢形成巧囊时,炎症会导致卵巢皮质纤维化,进而加速卵泡衰竭、引发卵泡提前发育或早期闭锁,直接降低原始卵泡质量;
盆腔炎症的间接干扰:即便没有巧囊,盆腔内异也会使IL-6等炎症因子升高,干扰盆腔免疫微环境,不利于卵母细胞发育;
卵泡营养供给不足:异位的内膜会增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而颗粒细胞是卵子的“营养供给站”,其功能减弱会直接导致卵子营养不足,质量下降。
近年来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更揭示:内异症患者的卵泡液微环境已发生改变,这正是卵子质量受损、不孕症高发的关键原因之一。
内膜异位定植时卵泡液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们之前科普过,卵泡液是卵子的“生长环境”,是由穿过血-卵泡屏障的血浆及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组合而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直接调控卵子发育、成熟与质量。
其中就包括很多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IL12、sHLA-G、巨噬细胞、NK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而内膜异位患者的卵泡液,早已悄悄发生“改变”,从三个维度影响生育核心。
1. 炎症介质增加
有研究显示,内异症患者卵泡液中的NK细胞、CD14+、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水平、IL6、IL8和 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一些炎症因子的升高不利于IVF的成功。
内异症病灶引起的局部炎症,其炎症因子会通过循环释放到卵巢中,导致卵泡液内容物发生变化。排卵时,这些炎症因子又被释放到腹膜腔中,进一步引起腹腔的炎症。而促血管生成因子也会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
正是这样一个局部炎症——卵巢炎症——卵泡液炎症——腹腔炎症的恶性循环,使得内异症患者的免疫失衡,最终影响卵子质量及后续的受精及胚胎发育,导致不孕。
2.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失衡
氧化代谢形成的电位分子统称为活性氧类(ROS)。当ROS产生过量,超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细胞就会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
卵泡液中的抗氧化酶及微量元素等构成总抗氧化能力(TAC),以抵御卵泡的氧化损害。有研究证实,EM不孕症患者卵泡液中ROS水平增高,TAC则普遍降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能力失衡。
有研究者认为卵泡液中的这种失衡更多是由于其抗氧化能力降低引起的。比如,维生素C在卵泡的抗氧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缺乏会导致卵巢萎缩和广泛的卵泡闭锁。内异症患者卵泡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3. 相关细胞因子缺乏
卵泡液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影响着卵母细胞成熟以及后续的胚胎发育。已有研究观察到内异症患者卵泡液中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缺乏。
比如,视黄醇(ROL)是一类与维生素A相关的复合物,其参与女性生殖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卵泡形成、激素产生、卵母细胞成熟以及早期胚胎形成等。
有研究者对内异症不孕患者和非内异症不孕症患者卵泡液中ROL和ROL代谢产物——全反式视黄酸(ATRA)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卵泡越大,优质胚胎的比例越高,而卵泡的大小又与卵泡液中ROL、ARTA水平呈正相关。
这意味着,内异症患者卵泡液中ROL、ATRA等重要细胞因子的缺乏,可能正是卵泡发育不佳、优质胚胎率低的原因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想必你已经明白,无论是否被确诊为内异症,以下5个方面,是遇到备孕难题的你尤为需要注意的:
1. 改善雌激素优势:重视孕雄激素的补充,加强雌激素代谢等;
2. 促进免疫平衡:抗炎饮食和营养素、加强肠胃功能、促进有益菌定植等;
3. 改善炎症环境:治疗全身炎症疾病(口腔炎症、鼻炎、阴道炎、脚气等)、菌群种植、抗炎饮食;
4. 中医多手段改善:配合汤药、热敷、温灸等方式;
5. 补充抗氧化剂:如VC、姜黄素、内源性抗氧化剂谷胱甘肽、NAD+等。
这五个方面不是择其一或其二即可,而是5步缺一不可!
首先,内异/巧囊/腺肌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优势会促进病情的发展;
免疫失衡是内异症的重要原因和导致不孕的主要罪魁祸首,不纠正免疫就可能反复出现卵子质量不好、胚胎不着床、胎停流产的情况;
全身其他的炎症状态,也会加剧免疫失衡,必须同时进行纠正;
中医的多种手段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纠正身体平衡的方式,使得所有的干预措施都能达到1+1>2的效果;
而补充抗氧化剂是目前最直接的对抗氧化应激,修复细胞氧化损伤的方式,是从细胞分子层面改善卵子质量的有效助力。
总之,想最大化提升治疗效果,以最佳状态迎接宝宝,单靠一种手段远远不够——综合调理,才是突破内异症/巧囊/腺肌症阻碍生育的核心思路。
在临床治疗手段上,结合生殖营养、功能医学、中医调理、健康管理等多种亚临床手段,可以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结局,争取更大的妊娠机会。
毕竟,内异症对生育的影响涉及免疫、内膜、卵巢等多个维度,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全面覆盖,效果自然受限。
最后橄榄树生命想对你说:生育力的提升,从来不是“单点突破”。当生殖微环境从整体上得到改善,我们的生育力也将随之提高,各种难孕问题也终将迎刃而解!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冻胚移植无需取卵,为何仍需重新降调?揭秘生殖医学的精准调控艺术
卵泡大小不均、空泡?教你1招关键自救法,实现卵子质量数量双丰收!
用了肝素/阿司匹林,还是没保住?别漏了这项指标,不少姐妹被耽误!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