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卵不理想怎么办?关于促排,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于:2025/11/5

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对于不孕患者来说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
既有前期的彷徨,也有后期对于成功与否的忧虑,更有治疗周期中的忐忑。
促排卵正是试管婴儿过程中的一场“重头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成熟的卵细胞,以此来配成更多的可供移植的胚胎。

而促排用药一般分为进口和国产,很多人会认为:
进口药比国产药好,还有人认为目前国产的也不错,大家对此众说纷纭。
今天小橄榄跟大家说说这两种类型的药物该怎么选择?以及能有效提高获卵数的5个方法!
1、关于促排药的区别
根据药物来源一般分为人源性的和重组来源的两类。
• 尿源性促性腺激素制剂:
所谓人源性的通常是从绝经期妇女小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代表药物是尿促性腺激素(HMG),其中有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由于是人源性的,促卵泡生长和成熟的功能更加贴合自然,价格也比较便宜。临床上常见的商品包括乐宝得、丽申宝等。
• 重组人FSH制剂:
实验室来源的是通过重组蛋白技术产生的模拟提纯药物成分,代表药物是重组人促性腺生成素,主要包括提纯的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由于是实验室重组产生的,药物有效成分纯度高,生物效价高,效果好,副反应也较少,但是价格比较贵。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商品名包括果纳芬、普丽康等。

至于该怎么选? 我们只要知道一个道理:
并不是越贵的药就越适合,促排药物只有合不合适,不存在高低贵贱。
总的来说,自身LH比较低的患者,选择含有FSH和LH的药物制剂更适合;自身LH正常或偏高的患者,选择不含LH的重组人FSH制剂更适合。
将自身情况和医生充分沟通,再根据经济状况选择同类药物中的适当价格,会是更好的方案。
理解大家对于促排药物的谨慎选择,毕竟一颗卵子可能就是一个孩子,每一颗都给我们的成功上岸增加更多的希望。
所以,再来给大家分享5个对于提高获卵数的实用建议:
(1)改善卵泡的营养和能量的供应和储备
营养摄入:
日常饮食是否适合是最基础的因素,卵泡发育需要营养,吃得不对肯定会缺乏。
所以在试管之前,详细分析自身的身体状况,看看哪些营养需求更多,哪些食物对你来说其实并不需要甚至会有害,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整是必须的。
卵巢血供:
除了营养转化的过程外,血供也很重要。毕竟所有的营养,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卵泡周围,才能被获取和利用。
不管是血管的数量、血液的流量还是血细胞、载体的质量,都会有所影响。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发动机”,如果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取卵的质量和数量。
具体改善办法却因人而异,建议通过线粒体功能检测,明确问题所在,针对的补充。

(2)避免卵泡早发,让基础窦卵泡更均一
一般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在上一个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窦卵泡本来是不该在这个时间生长的,但它“偷偷”提前生长了,就造成月经初期看到超过6-8mm的过大卵泡。
改善的方法分别是降调治疗、使用避孕药以及黄体期使用补佳乐或者黄体酮,抑制卵泡生长和正确的黄体支持,只要有一个使用适当,就可以避免卵泡早发、大小不均。
(3)提高卵巢对FSH的敏感性
提高卵巢对FSH敏感性的关键,是不要让自己的卵巢长期受到FSH刺激。
如果卵巢长期受到高FSH激素的作用,就会逐渐适应高水平的FSH,而促排药物主要也是起到FSH作用,和我们体内分泌的FSH很接近,所以也会对促排药物产生类似抗药性的作用。
所以,一般常规会在前几个周期,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来降低FSH水平,以增加身体对FSH的敏感性。
(4)提高基础窦卵泡数量
增加窦卵泡数量和卵泡中有效颗粒细胞的数量,关键点都是增强细胞的分化功能。
所以,需要关注影响细胞分化的关键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等。
如果有甲减、生长激素不足等问题,需要及时给予相关药物或者补充剂,配合其他生活调理方式进行共同改善。
(5)取卵时机很重要
关于取卵时机的选择,因为不同患者对LH敏感度不同,自身分泌LH的模式也不同,导致卵泡成熟时间和标准时间产生偏差。具体来看:
• 有些人LH刚上升、分泌量还不多时,卵泡就已经成熟;
• 有些人则需要LH持续处于高峰很久,才会迎来排卵;
• 部分人LH会出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反复波动,最终才会让卵泡成熟。
因此,若想更准确地判断夜针时间和取卵时机,关键是提前掌握自身LH的变化规律,记录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生殖医生作为参考,才能精准地把握取卵的最佳时机。

总而言之,备孕这条路上,没有谁是天生的“懂行者”,大家不用急着逼自己立刻做好所有事,也不用因为暂时没找到方向而灰心。
我们要做的就是谨遵医嘱,积极配合,放松心态,其余的问题就交给你的生殖医生。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