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管婴儿,为什么要反复抽血?这背后的真相是…
发布于:2025/11/19

“为什么要频繁地抽血?”
看着胳膊上的针眼,正在试管旅程中的姐妹难免会疑惑。
诸位姐妹有所不知,每一次采血都是医生在精准解读你体内的“生命密码”,为胚胎宝宝铺就最安全的成长之路。

今天,小橄榄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抽血在试管环节中的意义!
试管婴儿周期开始前的抽血检查主要包括基础性激素6项、血常规、凝血等相关指标,是为了让医生全面了解夫妇双方的身体情况,排除试管婴儿以及妊娠禁忌,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环节,我们通常建议女方在经期第2-3天到院进行一系列抽血检查,因为此时性激素六项的数值更具有参考意义。

检查是按时检查了,但是面对检查结果的时候很多姐妹也会有新的疑惑:
“为什么每次抽血查激素都不一样?”
“不同医院的数值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首先,大家要明白:激素是“动态值”,不是固定属性。
很多人把激素想得太“静态”,以为它们像血型或身高,一测就定了。
但激素属于“实时流动”的物质,它会随着身体状态快速变化。
例如:睡眠不足会让FSH、LH偏高;压力大会抑制排卵,让E2升得慢;熬夜会让泌乳素升高,从而干扰其它激素;刚吃完东西(咖啡、甜食)会让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所以你看到激素变化,并不是你身体一夜之间变得不健康了,而是激素本来就波动——激素的本质就是“不稳定”。

以FSH为例,很多人看到 FSH 从 7 → 11,就会以为自己卵巢“一夜衰老”。
但实际上,FSH 是最容易波动的激素之一,它会受以下因素影响:
• 当月卵泡数量
• LH 同步变化
• 你昨晚是否睡好
• 是否紧张
• 吃没吃早餐
• 是否在月经第2天内抽血
• 当周期是否有促排药物残留
尤其35岁以后,FSH的波动幅度会更明显,一次高不代表变差,一次低也不代表变好,真正有意义的是连续几个月的平均趋势。

其次,不同医院之间的数值差也是各位姐妹焦虑的点:
同一天,医院A测E2是800,医院B却只有430,真的很难让人不怀疑人生。
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激素没有全国统一的检测标准。
每家医院用的试剂盒、校准方式、机器型号、采样处理流程等都会不同,而这些都会导致“读数偏差”,当然这不代表身体有任何变化。
就像我们日常去称体重,不同的秤,不同的场所,有的秤偏重,有的秤偏轻,实际上,你本人并没有变,只是“秤不一样”而已。
所以,我们总是在强调:激素只能比较“同一家医院的变化趋势”,而不能用不同医院的数字互相比。

由于每个人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进入促排卵周期后,治疗过程中多次抽血检查的目的是监测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包括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等。
医生会根据卵泡生长的速度和激素水平调整促排卵药物的剂量,以尽可能确保你能获得数量合理且质量过关的卵子。

在这个环节,大概需要监测激素抽血3——6次不等,头一次抽血的时间根据方案而定(谨遵医嘱即可)。
依据个人情况和促排方案的不同,抽血监测的频率也不同。一直到HCG注射(打夜针)当天周期激素的监测便结束。
3、移植后抽血:确认是否怀孕
试管移植后10-12天,需要到院抽血检查HCG值。
正常情况下,女性受孕后,从受精日第9-11天起即可测出血中β-HCG升高,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
所以,如果确认怀孕,还需要按照医生要求按时回院抽血复查HCG翻倍情况。

总之,试管周期中的反复抽血,都是通往希望的路标,看似繁琐,实则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安全化治疗的核心保障。
这些宝贵的血液数据,如同孕育旅程中的“生命密码”,让医生能够:
• 精准导航:动态调整药物,让卵泡在最恰当的时机成熟。
• 规避风险:及早预警OHSS等严重并发症,守护母亲安全。
• 优化环境:最早、最准确地捕捉新生命降临的信号。
• 保驾护航:在孕早期持续监测,为脆弱的小生命提供有力支持。
理解每一次抽血背后的意义,能帮助准父母们减少焦虑,更好地配合治疗。
请相信,胳膊上的每一个小小针眼,都是在为迎接健康的宝宝铺路,耐心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让我们共同期待好孕降临!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