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液中首次被检出!试管女性97.7%都中招?3步可将伤害降至最低!
发布于:2025/6/24
橄榄树生命一直以来都在向大家普及环境毒素对生育的影响。不管是备孕困难,还是反复流产,都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毒素脱不了干系。而微塑料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也最难完全避免的一种“毒素”来源。
就在今年,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对44名首次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年龄<38岁、BMI18-25、排卵正常,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及核型异常)的卵泡液进行研究。
为减少塑料影响,取卵及分析均使用玻璃器皿,结果在44个样本中检出10种形态不规则的微塑料,检出率高达97.7%。
▲ 聚乙烯微塑料暴露对人类和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显示,微塑料总量和PE(聚乙烯)、PA6(聚酰胺6/尼龙6/锦纶6)成分越多,卵子受精率越低,尤其PE对卵子质量影响显著,且可迁移至卵巢直接作用于卵母细胞。
实验证实,PE暴露使小鼠卵母细胞数量、存活率下降,2细胞胚胎形成率降低,所以,微塑料主要影响卵子受精初期发育,能发育至后期的胚胎堪称“幸存者”。
关键推论:卵泡液中的微塑料(尤其PE)可能是女性不孕的重要诱因,会减少辅助生殖中可移植胚胎数量,影响卵细胞成熟。
可以说,微塑料的入侵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影响的不仅是我们自身,还会干扰我们繁衍后代的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要如何有效降低微塑料对生育的影响!
微塑料“入侵”,无处不在!
在过去数十年间,科技与工业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让塑料制品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
研究表明,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水产品、食盐这类常见食物中,还广泛分布在农副产品、婴儿奶粉、牙膏、沐浴露等各类日常用品里。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口吞咽,都可能让微塑料有机会进入人体。
▲ 人体如何摄入微塑料颗粒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现有的关于人类摄入塑料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平均每周大约会摄入2000个微型塑料颗粒,这个重量相当于一张信用卡。
更令人惊讶的是,微塑料在饮用水中的存在情况尤为突出。该研究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每人每周摄入的约2000个微塑料颗粒中,通过饮用水摄入的数量就可达到1769个。
2018年6月,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出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人类胃肠道成为既定事实。
2020年8月,研究发现人的肺、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样本中均存在微塑料。
2024年2月,一项研究分析了62个胎盘样本,微塑料发现率竟已达100%。
顶刊证实:难孕、反复流产微塑料或是罪魁祸首!
微塑料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
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的研究显示,微塑料对女性生育力存在显著影响。
▲ 警钟!人子宫内膜受微塑料污染,类器官实验揭示女性生殖健康风险
该研究发现,不孕女性的子宫内膜中能检测到多种微塑料,这些微塑料会致使子宫内膜类器官发育异常、细胞凋亡,进而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功能,影响胚胎着床与发育,最终引发不孕或流产等问题。
▲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使用人子宫内膜类器官,发现微塑料暴露会引起显著的细胞凋亡,并导致类器官生长模式紊乱
同时,微塑料还可能经血液循环进入卵巢,对卵巢内卵子发育及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同样会损害女性生育力。另外,这些毒素或许还能透过胎盘屏障对胎儿造成直接危害,甚至导致胚胎停育。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发表的研究表明,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可存在于人绒毛组织中,且反复不明原因流产者体内该物质浓度更高。其通过Bcl-2/caspase-2/caspase-3通路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损害胎盘,进而引发反复流产。
▲ 接触高剂量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会导致滋养细胞凋亡,诱发流产
微塑料对男性生育力的威胁
除了影响女性生育,微塑料对男性生育力也有潜在威胁。《Toxicological Sciences》发表的研究显示,微塑料已侵入男性睾丸,100%的分析样本中都能检测到微塑料,平均浓度达每克328.44微克,其中最常见的是聚乙烯。
▲ 狗和人睾丸中的微塑料存在及其与精子计数和睾丸和附睾重量的潜在关联
研究推测,这可能影响精子产生和质量,降低男性生育能力。
自来水、瓶装水、海鲜、果蔬、食盐等常见物品,竟都可能让我们暴露在微塑料中,难免让人感觉被微塑料“团团包围”。
不过别焦虑,人体本身就是一套精密的系统,具备出色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肝脏和肠道组成的体内排毒体系,其正常运转对抵御微塑料的潜在威胁起着关键作用。
微塑料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排毒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这也是,即使面对相同的微塑料暴露,有些人可能不受影响,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影响很严重的原因。
所以,解决微塑料对生育力的伤害,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做到下面这3点,我们就可以把微塑料暴露的伤害降至最低。
1.生活中远离微塑料
想要完全避开微塑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微塑料进入体内的数量。
• 减少外卖依赖:外卖包装盒多为一次性塑料,频繁食用易摄入更多微塑料。若无法避免,尽量选择纸盒包装或无需加热的轻食。
• 更换塑料餐具:厨房用品、水杯等优先选玻璃、不锈钢材质,拒绝塑料吸管,避免使用塑料容器盛装食物,尤其不要将塑料盒放入微波炉加热。
• 控制加工食品摄入:加工食品外包装复杂,微塑料污染风险高,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罐头、袋装零食等的食用频率。
• 彻底清洗果蔬:买菜后及时去掉塑料袋,避免用塑料袋长时间包裹菜品存放。食用前用流水充分冲洗果蔬,可减少表面附着的微塑料。
• 优选天然材质衣物:备孕期尽量选择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衣物,减少聚酯纤维、尼龙等合成纤维制品,避免洗涤时释放微塑料。
• 慎食海产品内脏:目前认为,海鱼海鱼内脏、腮部,以及贻贝等海鲜和海盐中,微塑料更容易富集。食用时可去除内脏,选择肉质部分,降低摄入风险。(预估海上漂浮的塑料制品总重量超过25万吨,在不断的风蚀水侵下,这些塑料成分也越来越碎,会被海鱼吞吃入腹)
• 饮用烧开的水:研究表明,将水烧开后简单过滤,可去除84%的纳米/微塑料。日常尽量饮用烧开的水,减少直接饮用自来水或瓶装水。
2.医学干预与营养补充
微塑料作为生殖毒素,清除需专业医生介入。可先自我观察:如果长期肝脏转氨酶升高,或同型半胱氨酸经调理仍未降低,需警惕微塑料暴露风险。专业调理流程一般如下:
• 精准检测:通过环境荷尔蒙分析、毒性元素检测,明确体内微塑料及毒素情况。
• 肠道修复:结合饮食控制与肠内营养支持,恢复肠道功能,筑牢排毒第一道防线。
• 强化代谢:借助生殖营养IV治疗,提升肝肠代谢排毒能力,加速毒素排出,同时补充生殖所需营养,改善生育力。
3.组织修复
在毒素被排除后,需要调理医生根据实际的损伤程度,安排个体化的修复性调理治疗,让身体大环境和卵巢、卵子恢复到比较良好的状态,然后就可以正常备孕或者试管治疗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父母那一代,轻轻松松就能儿女成群,到了我们这代却连怀孕都成了难题?明明现在生活条件更好了,可健康却越来越难得?其实这背后,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像之前有位姑娘找到我们,信誓旦旦说自己饮食很健康,结果细问才发现,她几乎每天都吃外卖……
再回头看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年代哪有这么多成分复杂的化妆品?哪有满大街的汽车尾气?哪有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更别说各种杀虫剂、洗涤剂,还有数不清的塑料包装食品了……
如今工业化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上饮食失衡、工作压力爆棚,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暴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正一天天在身体里累积负面影响。母体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普遍,孕育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正被难孕问题困扰,甚至做了各种检查都找不到原因,不妨试着从自身出发——先找回健康的生活节奏,调整饮食、减少压力、规避环境毒素,当身体回归到良好的状态,生育力或许自然而然就回到你身边~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