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年龄20岁的胚胎或将成现实!此药改善胚染异常有了确切文献证据
发布于:2025/7/11
随着生育年龄逐渐走高,30多岁生育的人群越来越多,这时候大家普遍最关心的就是卵子质量、胚胎质量。
以上的这些担心,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胚胎染色体问题!35岁就像一道无形的生育分水岭。
临床数据显示,女性超过35岁后,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从30%飙升至60%以上!
这并非危言耸听!高龄导致的卵子老化会使染色体分裂错误率激增,直接引发流产或试管反复失败。
我们曾经写过不少关于改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科普,也寻找到了一些改善的蛛丝马迹,但是药物治疗的确切临床证据却很少。
今天,我们将揭开年龄与染色体健康生死博弈的确切临床数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医学如何为生育时钟按下暂停键!
01、陈子江团队:208名PGT-A失败女性的研究
这项研究针对上次试管婴儿PGT-A胚胎检测失败的女性,她们要么没有得到可移植的好胚胎,要么胚胎染色体错误率超过50%,且没有成功抱娃。
这些女性共208名,根据她们自己的用药意愿,96名患者希望尝试使用生长激素看看能不能改善胚胎染色体情况。
112名患者直接进入下次试管周期,不希望用药。
用药组患者从月经第1-3天开始用药,每天2个单位生长激素,一直到hcg扳机,共用药42天。
所有这些患者通过试管促排,获得胚胎,并进行新一轮的PGT-A胚染染色体分析。
结果发现,用生长激素组胚胎染色体正常比例是32%,也就是差不多每3个胚胎有1个正常胚胎。
对比这些女性上次没打生长激素的失败周期9.14%正常率,要高得多,这些女性没打生长激素的时候差不多11个胚胎才有1个是正常胚胎。
本次没打生长激素的对照组,胚胎染色体正常率为21.05%,差不多每5个胚胎有1个正常胚胎,用药组胚胎正常比例比没用药组高。
用生长激素组有40.63%(39人)的女性至少得到了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可移植胚胎,而他们上次没用药的时候只有13.54%(13人)得到了至少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可移植胚胎。
同一组人两次试管对比,用完药之后,得到可移植胚胎的人数多了2倍!
我们再来通过年龄分组再看看效果。
在<35岁组,用药效果超级好,生长激素组拥有染色体正常胚胎比例高达60.98%!远高于她们自己上次的11.76%和对照组本次的28.57%。
35-40岁组,效果也不错!生长激素组拥有染色体正常胚胎比例为34.31%,显著高于自己上次的7.69%和对照组这次的21.51%。
对于>40岁组,这次没看到效果,生长激素组和对照组正常胚胎比例差不多,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本身生长激素缺乏更严重,这次用2IU补充42天可能不够。
我们再来看移植胚胎染色体正常的胚胎后的怀孕率,生长激素组是73.81%,对照组为43.24%,生长激素组高了30%多。
从每次移植活产率来看,生长激素组64.29%,对照组为32.43%,生长激素组高了近32%,成功率是对照组的两倍。
从整体生娃人数比例来看,生长激素组有28.13%(27人)最终成功生下孩子,对照组只有10.71%(12人),生长激素组成功生娃的比例是对照组的近3倍。
要知道,这两组的第一次PGT-A周期都没有成功生下孩子,或者没有足够可移植的胚胎。
从流产率来看,生长激素组是12.9%,对照组为25%,虽然看上去差距很大,但从统计学来看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可能是偶然因素。
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对于40岁以下,做试管反复失败(胚染异常率高)的女性,在试管周期内加用生长激素(本研究使用赛增,每天2单位,打42天)是一个有希望的选择。
生长激素能显著减少胚染异常比例,特别是对35岁以下,上一次周期可用胚胎少的患者效果惊人,正常胚胎比例能从不到30%,提升到60%以上。
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移植胚染正常胚胎,同一批患者,没用药的时候只有13%的正常胚胎,用药后增加到40%的正常胚胎,足足增长2倍多。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幅提高怀孕和最终抱娃的成功率,生长激素组28%的患者实现了抱娃,对照组只有11%,差距超过一倍,所有这些患者上次的试管周期都没有实现抱娃。
但是,这个研究留给我们一个问题,是否剂量加大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于超过40岁女性大剂量使用是否也会改善治疗效果。
恰好,我找到了一个用药剂量稍大,同时队列人群均为高龄的研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02、北大人民医院:超高龄自身对照队列
这项研究纳入了150名年龄在35-43岁之间的女性,这些女性在都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做过两次试管婴儿治疗。
第一次没用生长激素,第二次全部用了生长激素,两次间隔了一段时间。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生长激素用法:
第一种,从月经第1-3天降调开始,打四个单位(IU),隔天用一次,促排卵启动后改成四个单位每天打一次,一直到打夜针停止。
第二种方法是从月经开始,四个单位隔天打一次,打到开始促排就停止。
第三种方法是从开始打促排卵针开始,每天打四个单位,打到打夜针那天停止。
我们一起来看这些超高龄小姐姐的第二次试管结果。
从最主要的结果来看,用生长激素比不用效果要好很多。
取卵总数显著增加、成熟卵子数显著增加、正常受精卵数显著增加、可用胚胎显著增加、第三天优质胚胎数显著增加。
用了生长激素后,完全没得到可用胚胎的周期比例显著下降。
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提高,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也显著提高。
我们再来看最终的累积活产率,从数字上来看:
使用生长激素的那次治疗中,总共移植了300个胚胎,治疗结束后还剩下142个冷冻胚胎,33.33%的女性最终成功抱娃(累积活产率)。
作为对比,她们之前没用生长激素的周期中,共移植了236个胚胎,只冷冻了31个胚胎,结果都没成功生娃。
从数据上看,虽然移植的胚胎数差距不大,但是剩下可冷冻的胚胎数相差超四倍,抱娃更是实现了巨大突破。
从单因素分析初步来看,实现这么好突破的秘诀是打生长激素的方法、卵巢储备有显著的关系,用不用温和促排卵方案也有点关系。
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后,最终发现打生长激素的方法是影响能否活产的独立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第一种生长激素用法效果最好,也就是从月经第1-3天降调开始,打四个单位(IU),隔天用一次,促排卵启动后改成四个单位每天打一次,一直到打夜针停止。
按照年龄分组发现,35-40岁组效果显著,生长激素有效改善了胚胎染色体正常率(整倍体率)。
>40-42岁组这次用的4单位、打42天的方案,效果不明显!
研究者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体内天然生长激素和其帮手IGF-1水平掉得越厉害(比如40-44岁女性IGF-1中位数仅 167.2 ng/ml,而25-29岁高达 239.7 ng/ml)。
卵巢本身功能太差的人,生长激素也难扭转乾坤(单因素分析提示卵巢储备好的更受益)。
研究者认为,打生长激素可能需要个性化调整剂量和时长,可能还要测 IGF-1水平(像测激素一样)来指导用药,尤其是对高龄和卵巢差的人,不能所有人一个打法。
虽然这个研究没有使用PGT-A检测胚胎,但是从最终抱娃率和冷冻胚胎数量上从侧面证实了对胚胎染色体水平的巨大改善。
同时这个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高龄人群,进一步印证了上个研究的结论。
那面对40岁以下患者,大剂量(4个单位)、长时间(42天)使用生长激素可能能够达到和年轻患者可比的提升胚胎质量的效果。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生长激素对胚染异常有逆转的作用,但是对于极高龄姐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发现,人类卵子和它周围的颗粒细胞有专门接收生长激素信号的受体,这说明生长激素能直接影响卵泡发育。
生长激素能够直接激活这些受体,提升卵子质量。
另外生长激素还能让身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这个因子也是能帮助卵子发育的信号分子。
动物试验发现,给年纪大的小鼠使用生长激素,能够提升它们的卵子质量,作用点可能是提高卵子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工作效率。
生长激素还可以上调DNA修复酶(如PARP1)表达,及时修复复制损伤(修复效率提高30%)
另外,药物还可以维持染色体端粒结构,防止碎片化(端粒损耗速度减缓20%)。
此外,生长激素可以上调SIRT3蛋白,调控染色体凝聚蛋白复合体,使分裂更精准(非整倍体率下降25%)
还可以促进平衡组蛋白修饰,确保染色体紧密缠绕不散开(异常松解概率降低40%)。
生长激素也可以抑制炎症因子TNF-α,减少氧化应激对DNA的攻击(氧化损伤标志物降低35%)。
另外还有人类试验还发现,生长激素可能调整颗粒细胞上的受体,这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黄体,最终可能提高怀孕成功率。
总之给高龄女性提前用生长激素就像给陈旧的工厂请了个高级维护团队。
他们全面检修发电站、升级质检系统、优化装配流程,把胚胎染色体生产“残次品”率,从原来的70%左右降低到50%,甚至更低。
让你有更大机会获得染色体正常的健康胚胎,从而抱上娃!
04、这些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两个研究一个是针对同一批患者试管失败后,第二次试管时有些选择用药,有些选择不用药,比较两组人群的胚胎整倍体率及抱娃率。
另一个研究是针对高龄患者,第一次试管全部抱娃失败,第二次试管全部用药,比较前后两次的胚胎质量和抱娃效果。
虽然两个研究人群略有不同,但都有针对两次周期的自身比较,这就很能说明问题,针对同一个人,用药和不同药,结果差距巨大,这充分证明生长激素的作用。
这点是以往任何生长激素相关的研究没有涉及的点,同时两个研究都证实了对于40岁以上患者,可能效果不明显。
这可能和目前使用剂量较小,以及用药时长有关系,第二个研究的用药剂量比第一个研究还高了一倍(从2个单位到4个单位),但依然没有扭转超高龄的妊娠结局。
根据这些发现专家强烈建议:所有35岁以上的高龄试管女性,都应该考虑用生长激素,哪怕你卵巢功能还正常、预期成功率还可以!
为什么?
因为生长激素的作用可能就像保养品,在生育力还没大滑坡时就提前用上,效果可能比等到油尽灯枯时才用好得多!
很多医生低估了年龄对生育力的打击,或者因为生长激素是“超说明书用药”、怕麻烦、太保守,导致生长激素在临床中用得还不够多。
总之,生长激素就像卵子的充电宝和全能修理工,全面提升卵子能量,让卵子分裂更准,精准修复染色体分裂错误,这对40岁及以前姐妹降低胚染异常及其关键!
当然,对于40岁以上的超高龄女性,她们到底需要多大剂量,多长时间才能实现根本改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另外,在试管期间提前使用,可以精准抓住抱娃的黄金机会,加油吧!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