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伤身更伤“孕”,小心不孕不育找上你!
发布于:2025/10/15
夜深人静,手机屏幕的光芒还映照在脸上。
对现代人来说,谁没熬过几个夜?刷视频、打游戏,一眨眼就到后半夜,困得眼睛直打架才肯放下手机。
可你在熬夜时应该没想到,这看似习以为常的熬夜习惯,其实正在悄悄给你的生育力“埋下隐患”。
熬夜会让身体负担也来越重,积累到一个点就会爆发,如精神萎靡、心脏难受等,也是生育的一大杀手,据相关数据统计35%的不孕不育患者都存在长期熬夜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怀孕与熬夜的那些事,希望能让大家正视熬夜不仅伤身更伤“孕”。
睡眠时间与卵子质量很关键
研究显示:夜间睡眠不足7小时或入睡困难,会让成熟卵子数量减少约10.5%,正常受精卵数量减少约14.8%,优质胚胎形成率减少约15.1%。简而言之,睡得差,卵子也要“罢工”。
另外,睡得太多(超过一定时长)也可能降低女性临床妊娠率,尤其30岁以下的女性。
总之,睡眠要“刚刚好”,晚睡或赖床都可能惹祸。
加速卵子老化
睡眠剥夺可能加速卵子“上年纪”。表现为卵子膜上与精子结合的受体减少、透明带蛋白被异常切割,直接降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能力。听起来像卵子在说:我累了,干不动了。
卵巢储备被“偷偷掏空”
动物实验表明,长期睡眠剥夺会导致卵巢原始卵泡的过早耗竭,睡不好会让卵巢提前“透支”。
对精子质量与功能的影响
精子活力与数量下降
睡眠障碍、昼夜节律被扰乱,会让精子活力下降、数量减少。想像一下,精子上班迟到、状态不佳,自然“业务”能力也打折扣。
激素节律被打乱
睡眠不足会扰乱睾酮的昼夜分泌节律,从而影响精子生成。睡眠差 = 激素上下班时间错乱 = 生育影响上门敲门。
遗传与表观遗传影响
虽然听起来像科幻,但生活方式(包括睡眠和饮食)的交互作用,可能通过精子或卵子的特异性途径影响后代的生殖细胞质量。
这意味着你现在的熬夜习惯,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留个纪念”给下一代。
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
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下滑
在IVF/ICSI治疗中,睡眠时间异常(过短或过长)与睡眠质量差,均与受精率降低、胚胎质量下降显著相关。
例如,入睡时间太晚(比如凌晨3点后)或睡眠质量差,会显著降低受精率——科学家在统计表格里可能都想扔出一个“你该睡觉了”的表情包。
临床妊娠率也会受影响
睡得过久可能减少不孕女性的临床妊娠机会,而年龄和睡眠质量会进一步调节这种关系。也就是说,睡眠习惯和年龄一起“联手”影响最终结果。
熬夜虽有危害,但好消息是身体的修复能力很强。如果你正在备孕,请立刻行动:
•建立规律作息:尝试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要保持。
•创造黑暗环境:睡眠时确保环境黑暗,以促进褪黑素(一种对保护卵子质量有益的激素)的正常分泌。
•睡前“断电”: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因熬夜已出现严重的月经不调,建议及时咨询妇产科或生殖科医生,进行科学评估与调理。
【扩展知识点】:能不能通过白天补觉补回来?
当然不能!
最好的睡眠以每天7–9小时为佳,尽量在午夜前入睡,别以为“睡晚还能补觉”这种话能骗过生殖系统。
虽然偶尔的一次熬夜,白天补觉之后会精神好,但是我们体内的器官都有规律的运行准则,长时间的遭受破坏,身体的各项器官就会相继出现问题,而且都是不可逆的。
总而言之,孕育新生命,需要一颗健康的卵子、一个充满活力的精子,和一个准备就绪的子宫。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个稳定、和谐的内分泌环境。
今晚,或许就是您为迎接好“孕”气,迈出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