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性激素六项不知道这几个关键点,小心白跑一趟!
发布于:2025/10/23

姐妹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起了个大早,请假排队挂号,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却因为检查前没注意某个细节,被医生要求“下次再来”?
我身边的朋友就吃过这个亏,她特意请了半天假查性激素,却因为没算准月经周期,白跑一趟。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性激素六项那些必须知道的事,帮你省时省力,一次搞定。
别看一张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其实它就查六样东西,我把它们分成三对“搭档”来理解,特别好记: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这对是“司令官”
它俩由大脑垂体分泌,专门指挥卵巢工作。
FSH负责催促卵泡发育,LH则负责触发排卵。医生通过它俩的比值,能判断你的卵巢功能是否“听话”。
雌激素(E2)+ 孕激素(P)—— 这对是“执行者”
由卵巢分泌,直接反映卵巢的工作成果。E2让内膜增生,为怀孕做准备;P则让内膜变得肥沃,利于胚胎着床。
泌乳素(PRL)+ 睾酮(T)—— 这对是“调控者”
泌乳素与哺乳有关,过高会抑制排卵;睾酮大家不陌生,女性体内过高可能暗示多囊卵巢等问题。

这套检查就像一次卵巢功能的“年终考核”,从上级指挥到下级执行,查得明明白白。
选择正确的时间
众所周知,月经周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间段各激素的水平不一样。因此,检查性激素是有时间要求的。

观察卵巢储备功能一般在月经周期的2——3天,这时是基础状态。也可以在排卵期和黄体期进行检测,明确是否排卵及了解黄体的功能。
• 基础内分泌检测
每个人的月经周期长短不一,但是在月经周期的2——3天,卵泡尚未发育,此时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此时查血性激素水平(即FSH、LH、E2、PRL、T5项即可,此时可不查孕酮)。
对于某些闭经的病人(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建议行妊娠试验和超声检査。
如果尿妊娠试验呈阴性,阴道B超检査双侧卵没有直径≥10mm的卵泡,子宫内膜厚度<5mm,也可视为基础状态建议查性激素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值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或者是在黄体酮撤退出血后,行性激素5项检查。
• 排卵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13-15天行B超检查,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此时行性激素(LH、E2、P)检查,可以明确卵泡发育情况,了解是否即将排卵或已经排卵。
• 黄体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21——第22天测定E2与P,可以了解黄体功能。

注意空腹
为避免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外源性激素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建议病人空腹抽血检查性激素水平。
尽管有的学者提出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为了维持体内激素处于相对稳定的基础状态,病人尽量空腹抽血检查。
慎用药物
检查基础性激素前,应至少一个月不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药等)否则将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干预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3、性激素六项+AMH=“最佳搭档”
除了性激素六项,AMH也是女性检查的重要一项,主要用来评估卵巢功能。
现在很多医生也会建议同时查AMH(抗苗勒管激素)。它俩的关系,打个比方就懂了:
性激素六项:像当下的“天气预报”,告诉你月经周期卵巢的运转情况。
AMH:像是卵巢储备的“库存报告”,反映卵巢里还剩下多少卵泡家底。
AMH检查就友好多了,它不受月经周期影响,随便哪天都能查,而且也不用空腹。
所以,两者结合看,既知道你家“库存”还够不够(AMH),也知道现在“生产线”运转是否正常(性激素六项),评估才更全面。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帮你理解的参考,绝不能自行诊断!同样的数值在不同人、不同情况下意义完全不同,务必交给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希望这份接地气的攻略能帮到你。下次去医院检查前,把这些关键点记在心里,做好准备,事半功倍。祝你一切顺利。

国外试管婴儿服务
更多国外试管攻略
预约来电
LOVE & FAMILY
让你实现做父母的梦想
圆梦热线: 4008-257-611



























